选购阻燃防护服时容易踩坑的五大雷区

  阻燃防护服       |      2022-10-08 14:31:32

阻燃防护服作为一个守护劳动者进行健康的最后通过一道防线,其防护工作性能的重要性作用不言而喻,那在市场上企业可以更加轻松买得到培养合格的阻燃防护服吗?从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监督行政管理局信息发布的劳保防护服装抽查财务状况分析来看,却不容乐观。不合格的类目中主要包括防静电服的面料断裂强力、标识和阻燃服的面料甲醛含量、标识不达标。为了能够更好的买到质量合格的阻燃防护服,我们来总结研究一下“五大雷区”,希望大家能更好的避坑。

阻燃防护服

误区一: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抑郁时,很多顾客会在购买阻燃防护服时进行成本控制,往往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产品,认为低价是一种性价比高的产品,事实上,这是不对的,性价比高的我们应该从阻燃服装的安全性能、生命周期、耐洗次数、舒适性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误区2: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

有很多企业客户只要我们看到阻燃防护里有GB8965.1.2009的国标认证标志,就认为通过这个社会产品设计就是好产品,这种学生理解既对又不对,因为一个符合自己国家安全标准的阻燃服说明其是满足了市场发展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满足了最基本的门槛;实际上,在选择阻燃服的时候,既要满足公司基本工作要求,又要满足不同客户特定的场景使用管理要求,譬如一些从事新材料的客户会要求不断增加防静电指标、防化学指标。所以为了满足自身实际生活情况的产品质量才能算得上是好产品。

误区三:只注意阻燃服装的舒适性,忽视其安全性

许多顾客习惯于从普通工作服的角度来看待特种防护服的舒适性和款式,特别强调面料的舒适性。但阻燃服装主要是由阻燃面料制成的服装,对人体具有“隔热、反射、吸收、隔碳”等屏蔽作用,因此,服装的款式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否则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四:忽视辅助材料的保护作用。

一件合格的阻燃防护服,不仅可以要求主面料是阻燃的,阻燃服的辅料国家发展也是有明确相关规定的,要求学生暴露于服装表面的辅料均须采用阻燃不熔融的材质,这一制度规定时间就是企业为了能够避免因小失大,火灾中由非阻燃的辅料对作业管理人员工作造成影响二次烧伤、烫伤等危害。

误解5:阻燃防护服不怕火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阻燃服不怕火。发生火灾时,他们可以穿着阻燃的防护服去灭火,甚至赴汤蹈火。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严重的误判。在阻燃防护服国家标准中,定义了阻燃防护服的不适用范围:不适用于消防救援。阻燃防护服是被动防护装备,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逃生,而不是主动救援装备。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